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那24家考核不合格的环评机构,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2018-04-19

  日前,山东首次公布了年度环评机构环评文件考核情况。2017年度,共有165家环评机构在山东开展工作,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对环评文件质量较差的环评机构累计处理46家次。24家环评机构被评年度考核不合格,其中5家环评文件多次被判定为年度一票否决。

  省环保厅环评处主要负责人称,2017年,在鲁开展工作的环评机构共165家,全省共审批环评文件21468件。按照《考核办法》中规定的评分程序,从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对各自审批的环评文件质量逐件考核,省级环保部门组织了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80分以上为优秀,66-79分为良好,60-65分为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每季度考核结果均在“山东环境”网站上公开。

  据了解,年度考核不合格的24家机构主要存在以下6大类重大原则性问题,根据《考核办法》,被判定为年度考核一票否决:

  一是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出现重大失误,即项目组成不清或主要工程组成遗漏或工艺失实,或项目污染源强、物料平衡、水平衡严重有误,或项目主要污染源、特征污染物遗漏等;

  二是伪造、更改监测数据或引用的现状监测数据错误;

  三是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或主要评价因子遗漏;

  四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或环境标准适用错误;

  五是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错误或参数确定不当,导致预测结果不正确、不客观;

  六是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缺失。

 

  除以上重大原则性问题外,部分不合格环评文件还存在5类突出问题:

  一是环境制约因素未识别或分析不足导致项目选址可行性需重新论证;

  二是环境影响识别、评价重点确定存在较大疏漏;

  三是搬迁、技改、扩建项目污染源强应监测但未进行监测,而以其他方式确定的源强不准确或依据不充分;

  四是项目产业政策、选址选线和规划符合性分析有误,不足以支持评价结论;

  五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不全面、编制质量差、达不到相关技术要求,不足以支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等。

  目前,2018年度第一季度环评机构环评文件质量考核汇总工作已经开展,考核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开。下一步,各级环保部门将继续加强环评文件质量考核,及时查处编制质量差的环评机构,省环保厅每季度继续向社会公布环评机构环评文件质量考核结果,倒逼环评机构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对于编制环评文件质量差、时间长,影响重大工程项目进展的环评机构,移出省政府中介机构服务超市,情况严重的报告生态环境部将吊销其资质证书;对服务好、效率高、质量优的环评机构通报表扬。探索推动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协会等社会组织,加强对环评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行业自律管理。

  在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的当下,山东省的做法算不得特例。近几年,政府对环保的态度愈发坚决,力度也越来越大。环评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在环境保护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环保部门对环评机构的监管力度只会增强,不会减弱。

那么,不管是出于对生态环境的负责,还是出于对自身发展着想,环评机构都有必要在质量控制上下一番功夫。

然而,环评工作的繁杂性众所周知,报告的编写过程更有可能遭遇各种问题,以至舛讹百出。

  如何把控报告编写质量,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这是目前环评机构不得不直面的问题。被公布考核不合格的环评机构,尤其需要反思。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是环评师的个人能力所致吗?还是人员的态度问题?或是业务量太大,无法兼顾质量?又或是陌生人冒用名义,坏了自家的名声?

我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有可能的,还是机构的管理模式不再贴合当下的时势。以至于项目多到千头万绪,报告质量难以保证,被人冒用而不自知。这个时候,你就必要配备一套“清宁环评项目管理系统”,为自己的公司换一种管理模式。

  该系统可以帮环评机构把一下问题“一网打尽”:

  质量控制体系难以有效执行

  人工管理效率低下

  人工管理资料复用不方便

  人工管理不易追责

  项目风险判定随意性

  环评项目存档不规范

  审核意见落实情况难以监督

  不能随时了解环评师业绩

  主持人专业类别与项目所属类别不相符

  不能及时掌握经营状况

  市场开发导向不明

  公司名义被冒用